一、清明节的来历
《历书》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
清明,又被称为民族扫墓节,是我国传统节日,大约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,与端午节、春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那时候,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五个的节气,后因为是寒食节的最后一日,增添祭祖和扫墓习俗,被定为清明节,成了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。
关于清明扫墓的习俗,明朝古籍《帝京景物略》载:"三月清明日,男女扫墓,担提尊榼,轿马后挂楮锭,粲粲然满道也。拜者、酹者、哭者、为墓除草添土者,焚楮锭次,以纸钱置坟头。望中无纸钱,则孤坟矣。哭罢,不归也,趋芳树,择园圃,列坐尽醉。"加之清明处于寒食节期间,民间禁火扫墓的习俗,寒冷的天气只吃凉的(冷食),为防伤身,便出门踏青、插柳、斗鸡等,清明节便又增加了户外活动的习俗。
二、清明节食俗
(1)青团
青团现在算是网红食物了,虽说很少有人知道它和清明之间的关系,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它的味道。用艾草汁、糯米粉做成的碧绿色糕团,馅料多为豆沙、蛋黄等,口味甜香、软糯。是江南一带清明节、寒食节必吃的食品,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传统糕点。
(2)撒子
撒子也是寒食节的一大食品选择,是油炸的面食。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。谷部》记载:“寒具即食馓也,以糯粉和面,入少盐,牵索纽捻成环钏形,……入口即碎脆如凌雪”。
(3)清明螺
清明螺是一种田螺、螺蛳,在清明左右的时间味道最佳,因此得名。“三月田螺满肚籽,入秋田螺最肥美。”
三、清明节习俗
(1)扫墓祭祖
清明节本就带有纪念祖先的意味,所以这一天最重要的仪式便是祭奠先祖、缅怀先人。
仪式:清明当天,应和家人一起前往先人安息的地方,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,然后上香、供上食品鲜花等,和先人讲讲近况或者有何希翼。老一辈的人还会烧化《往生咒》和金银钱等。现在很多人选择用奉上一捧菊花来代替上香环节,但是建议还是保有传统习俗。
择时:扫墓的时间最好选在阳气比较旺之时,避免天未亮或刚亮或是傍晚时分或太阳将下的时间,以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间为佳。
择吉: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前往扫墓,身体虚弱、身在病中或是额头发黑的人,恐时运较低,不去为好,若是想要前往宜随身佩戴化煞类开运物,以免给自身的运势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。扫墓气候与四周环境气场都对孕妇安康不利,为了胎儿平安,不倡议孕妇参与扫墓活动。岁数过小的朋友自身八字命格、五行气场还没有稳定,而且身体素质较弱,一般不适宜参与清明活动。另外,个人生肖如果与清明节当天的五行对冲,则不宜在当天做扫墓祭祖的活动,可以提前几天进行。
注意事项:扫墓是为了祭奠先祖,不是玩乐,最好保持敬重之心,切不可随意与墓地合影或照相,若是带了小孩子前往一定要告诫其不可嬉骂非议祖先,属于大不敬。另外,尽量避免在扫墓日当天去买鞋,以防不吉利。
(2)参加户外活动
清明时节会放三天小长假,建议大家出门走走,感受自然,愉悦心情。早先人们会在这一天出门郊游、踏青,三三五五成群,或是一起去放风筝、祈愿清风带走晦气;或是去荡秋千,前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除百病,祈愿生活美好。另外,还有蹴鞠、拔河、带柳插柳等户外活动。清明时出门活动,属于顺应天时,可以接近自然,缓解焦虑心情,有利于身心健康。
四、旺运化煞方法
方法一:用3支桃枝泡澡或拍打自己,也可饮用清草茶,去除霉运;
方法二:放风筝,在风筝上写下自己不开心的事情,让烦恼随风“飘散”;
方法三:佩戴辟邪化煞或旺运的吉祥物,如招财貔貅等;
方法四:将8片榕树叶或柳树叶与24枚1元硬币贴在红纸上,清明节当天6点15分或晚上6点12分,将其放在枕头下,古法催旺财运。